学研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研要闻 >> 正文

论坛回顾 | 具身智能交叉学科青年学者观点论坛

发布日期:2023-12-08    作者: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5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承办的“具身智能交叉学科青年学者观点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杨鑫教授、深圳大学胡瑞珍副教授和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海森教授三位国家级青年人才,以及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艳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韩超副教授、海洋研究院杨旭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辛士庆副教授和曾琼副教授。在山东大学屠长河教授的主持与引导下,青年学者们围绕着“人形机器人在学科交叉中的应用挑战及机遇”的议题进行观点发言。

首先,来自深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两位专家介绍了他们的首款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夸父”(KUAVO),并于现场演示了机器人的行走功能与跳跃功能。众位学者对该机器人的编程控制、视觉模块、灵巧手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赵海森教授和杨鑫教授对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进行了跨学科的讨论。赵海森教授强调了人机交流和人机融合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学生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和情绪变化,探讨了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应用。杨鑫教授则强调了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涵盖了机械、计算机、控制、力学、化工、材料等多个学科,并提出在机器人上添加更多传感器以扩大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范围。接着,胡瑞珍副教授对机器人技术的积累提出期望,包括自主控制机械臂、场景扫描重建以及通过语言进行交互等高级任务。武艳副教授关注环境学科的需求,特别是在检测颗粒物分布方面,提出了利用人形机器人进行重复实验的可能性,以确保一致性和减小实验误差。



在农业领域,韩超副教授建议通过在机器人上添加多个传感器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提到了利用机器人检测农田中的挥发物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潜在应用。杨旭副教授则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作业中的优势,如火星探测任务,因为人形机器人可以稳定地行走并适应不同地形。辛士庆副教授提出了闭环反馈系统的期望,希望未来机器人能够将视觉、深度等信息的理解与行动进行互相反馈,从而实现更智能的行为。曾琼副研究员关注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型场景中的应用,强调在设计陪伴机器人等服务型机器人时要注重自然的人机交互和对服务对象情感的感知与反馈,同时提到了避免“恐怖谷效应”的重要性。最后,屠长河教授进行了如下总结,认为未来的机器人从感知到认知到决策到行动,再形成闭环,是很重要的;相对于目前电脑中静止的人工智能,可以运动的人工智能很重要;如何将多个单一的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然后两两组合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总体而言,会议上的热烈讨论不仅展现了学者们对人形机器人应用的激情和深刻思考,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和启示。这样的辩论氛围无疑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并为具身智能交叉学科青年学者观点论坛圆满画上句号。



上一条:学研办党支部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议
下一条:学研办与产研院(青岛)开展“党建引领 联建共融”支部共建活动

关闭